各局办,褒河物流园区管委会,园区投资集团公司,驻区机构:
现将《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计划(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2月21日
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计划(2023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省住建厅等十二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陕建发〔2022〕113号)和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汉中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汉办发〔2021〕22号)文件精神,现结合经开区实际,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现园区生活垃圾系统治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谱写美好经开。
(二)基本原则
——科学管理,绿色发展。普遍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制度,形成源头分类,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流程分类系统,促进绿色经济向前向好发展。
——党政推动,共同参与。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体制机制,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和督促引导,形成人人动手的良好氛围。
——示范引领,持续推进。学习借鉴示范片区先行先试成果,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加强技术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末端分类处理能力,促进源头精准投放,持之以恒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制度保障,长效管理。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法规和制度标准,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加快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三)工作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政府推动、因地制宜原则,突出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关键环节,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深入推进经开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建设生态型园区、低碳园区提供坚强保障。
2023年,基本形成政策完善、机制健全、设施完备、全程闭环、共同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新格局。
二、科学管理
(一)分工明确。辖区企业由固投包抓单位和亲商助企专员负责牵头协助企业完成,园区及管委会机关由园区运营公司负责完成,在建项目由建设管理局负责协助相关单位完成。各单位需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文件及指示精神,切实领会并逐条逐项做实做细,要做到垃圾分类设备齐全、方案健全、宣传到位、分类归位,有动作,有措施,有成效。
(二)合理分类。按照城市垃圾“大分流、小分类”原则,参照《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 19095-2019)区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因地制宜设置统一规范、清晰醒目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方便引导市民科学投放。推行生态设计,提高产品可回收性。推动建立垃圾分类标识制度,引导准确投放。鼓励和引导实体销售等企业严格落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有关规定,避免过度包装,可采取押金、以旧换新等措施加强产品包装回收处置。落实国家有关塑料污染治理管理规定,有序禁止、限制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应用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和处置。党政机关、在建项目、企业等应推行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餐饮经营单位倡导“光盘行动”,引导适量消费。加强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完善餐饮浪费监管机制。鼓励使用再生纸制品,加速推动无纸化办公,持续推进公共机构全面停止使用《公共机构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内的塑料制品。现有标志与国家标准不符的,要逐步与国家标准相统一。
要逐步从内到外提高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切实认识和学习垃圾分类的内容和分类方法,做到会分类、能分类、分好类。设置简便易行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装置,合理布局项目部和办公场所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箱房、桶站等设施。投放收集设施实行编号管理,标志标识统一,并对收运信息进行公示。推动分类投放收集点(站)便利化、精细化、人性化升级改造,改造比例达到50%以上。推动开展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设置引导员、督导员指导企业职工正确投放,逐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质量,做到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效分开,有害垃圾单独投放。
(三)运输处理。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能力相匹配的运输网络,合理确定分类运输时间、运输频次和运输线路,配足配齐分类运输车辆,做到标识清晰、台账清楚,确保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日产日清,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定期收运。规范运输车辆管理,定期进行车辆检测,保证运输过程全密闭。因地制宜建立分类运输体系,对因距离等因素限制有中转需要的,要做好中转站提升改造工作,满足分类运输、暂存条件,符合密闭、环保、高效的要求。要推广“车载桶装”“换桶直运”等密闭、高效的厨余垃圾运输系统,减少在装车和运输过程中的“抛洒滴漏”。
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科学预测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按适度超前原则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补齐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市场化模式。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辖区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统筹不同类别生活垃圾处理。建立生活垃圾运输应急保障制度,做好重大疫情等应急状态下生活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做好生活垃圾次生污染防控及从业人员劳动保障。
(四)营造氛围。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率先垂范,广泛动员各级公共机构开展“五个一”志愿服务行动,努力营造“志愿者示范先行,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氛围。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促进群众习惯培养。统筹各方力量指导督促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履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义务。注重树立典型、正面引导,全面客观报道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措施及其成效,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纳入公益广告内容,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与行业协会、环保企业等合作,建设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点并向园区群众开放,进一步普及分类知识,增强群众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加强垃圾分类工作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与管理水平,共同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部门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各项部署要求,切实提升经开区生活垃圾分类水平。
(二)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领导,系统谋划、强力推进,层层压实责任。把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作为向党工委、管委会报告工作的主要内容。涉及园区企业垃圾分类各项任务由固投包抓单位和亲商助企专员牵头协助对应企业完成。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题调研,亲自谋划、部署,全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设管理局要制定贯彻落实措施,落实情况经管委会同意后及时报送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强化宣传教育。各亲商助企包抓专员要积极引导各自包抓的企业、项目依托自身LED屏等进行持续性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对有条件的施工围挡、厂区围墙、办公区、厂区,要做好垃圾分类制度上墙、海报上墙、标语上墙,要定期策划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活动,撰写文章投稿宣传,制作小视频,以汉中经开发布微信公众号、经开区网站为载体,持续宣传推广垃圾分类工作。把五星创建与垃圾分类紧密结合,同时以“进知解”、“亲商助企”活动为契机,把垃圾分类、绿色发展、循环经济、优美园区、最美汉中的理念融入其中,做到充分贯彻宣传有力度,落实有方法。
(四)落实经费保障。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费列入经开区财政预算,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情况逐步加大生活垃圾分类投入力度。要创新思维,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要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补贴机制,鼓励企业参与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