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版图的中部,秦岭与巴山绵延交错,构成了一道壮丽的生态屏障。汉中,这座镶嵌在秦巴山水之间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秦巴山脉不仅赋予了汉中独特的地理风貌,更是滋养了无数生灵,成为生态平衡的关键支撑。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秦巴区域也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挑战,矿产资源不规范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林地破坏、废渣无序堆放等历史问题亟待解决,森林植被无序砍伐、野生动物乱捕乱猎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这片生态宝地的安全。为了守护秦巴的绿水青山,汉中市严格贯彻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市县联动、部门协作、多方发力,共同奏响一曲守护秦巴山水的动人乐章。
凝聚合力,构建联合执法大格局
为全面提升秦巴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汉中市高度重视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每年由生态环境部门牵头,联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应急管理、文化旅游等多部门共同开展秦巴联合执法检查。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生态环境部门聚焦环境污染问题,严格监管企业排污行为;自然资源部门严查非法采矿、土地违法等行为,规范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对种养殖行业的监管和废物综合利用,源头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林业部门强化林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严厉查处乱砍滥伐、非法捕猎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各部门协同作战,实现一次检查解决多个问题,避免重复执法与监管盲区,让执法发挥最大效能、问题得到最优解决,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深入排查,揪出隐患根源
秦巴山区生态系统丰富多样,既有着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河流,也分布着众多的工矿企业、交通设施等活动区域,这使得生态环境问题隐患具有复杂性和隐蔽性。为了全面、准确地排查出各类问题隐患,联合执法队伍秉持着“不留死角、不走过场”的原则,聚焦高发、频发行业领域,以“零容忍”的态度,围绕“乱挖乱采、乱砍乱伐、乱捕乱猎、乱搭乱建、乱排乱放”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铁腕整治,守护绿水青山
发现问题只是起点,彻底整治才是关键。对于排查出的问题隐患,联合执法检查组坚持分类整治、精准施策的原则,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责令相关单位和个人立行立改,并安排专人跟踪复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对于需要一定时间整改的问题,执法部门依法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整改期限和整改责任人,并建立跟踪督办机制。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调度,及时了解整改进展,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秦巴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防止问题反弹,巩固整治成果,汉中市注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方面,完善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合执法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教训,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执法流程,提高执法效能。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执法队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秦巴区域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智能化的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实现对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共同守护秦巴生态安全。
展望未来,汉中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加强秦巴联合执法检查及问题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不断提升秦巴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这是秦巴地区守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秦巴山脉这片美丽的生态家园将永远保持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让汉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之城。(汉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