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380号提案的答复函

梁静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与招商引资的提案》(第38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聚焦主导产业,强化数字经济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方面

今年以来,经开区聚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等主导产业,以创新为驱动,着力提升产业能级。一是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倍增计划,建立“龙头企业+高校院所”联合攻关机制,成立产业创新发展孵化器,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二是依托秦创原总窗口(汉中)协同创新基地、秦创原总窗口卫星岛、秦创原科创载体原力榜为技术转型提供智力支持,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6户企业数字化平台建成投用。三是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力促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助力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1户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户企业成功获评“陕西省2025年度(第一批)先进级智能工厂”。四是支持企业加大技术设备投入和智能化改造,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发展,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全面提升园区产业集中度、承载力和绿色化水平。

二、“创新招商模式,构建‘产业链+生态圈’体系”方面

聚焦创新招商机制,持续强化招商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市场化、专业化、精准化的招商引资新模式。一是健全产业链招商体系,完善“三单一图”(项目推介清单、产业链清单、研发机构清单和产业链图谱),推行“一个特色产业、一名领导牵头、一支服务团队、一个专项方案、一套保障措施、一个承载空间”的招商新机制。二是围绕园区主导产业,精准制定招商图谱,积极拓展冷链物流、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等多元业态。推进自贸协同创新区建设,发挥“汉西欧”国际班列辐射带动作用,拓宽出口渠道,促进外贸扩产增效。三是深化与市域县区协同发展机制,通过资源禀赋优势互补、项目信息互联互通,联合开展招商合作与园区共建,持续推进“飞地园区”建设,实现区域发展成果共享。

三、“强化要素保障,破解发展瓶颈”方面

聚焦土地供给、人才引育等要素保障,强化项目服务支撑。一是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工作,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积极落实用地指标,确保项目落地建设。新增工业项目用地“标准地”供应率均达到100%。二是构建“引才、育才、留才”工作体系,聚集各类人才,建设人才高地。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人才公寓2栋、230余套,配套完善生活设施,为引进人才提供住房保障。同时,积极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问题,并对入学情况进行跟踪服务。三是推进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高校战略合作,共建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为企业定向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四、“优化政务服务,打造‘零距离’营商环境”方面

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一是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线下收件系统电子服务平台。推行预先审批、即审即办等模式,深化“企业开办小时办”改革,有效缩短项目审批时间,推动项目落地见效。二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夯实亲商助企责任链条,精准摸排企业需求,常态化开展“项目体检”,健全完善项目落地全周期服务和问题化解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堵点痛点问题。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提升园区物业管理服务质效。针对企业反映的水电供应、电梯运维等突出问题,责成物业公司安排专人及时处置,并通过园区公告栏、企业服务微信群等多渠道及时发布信息,确保满足企业生产和工作需求。

衷心感谢您对汉中经开区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诚邀您继续为经开区建设发展建言献策、监督指导。让我们携手并进、合作共赢,共同开创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汉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8月8日